涂炭生灵 tú tàn shēng líng

abac式
拼音tú tàn shēng líng
注音ㄊㄨˊㄊㄢˋㄕㄥㄌㄧㄥˊ
繁体塗炭生靈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涂炭生灵的解释
形容百姓遭受极大的痛苦和灾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出处

1.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2.

出自《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后演变为“涂炭生灵”。
寓意
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疾苦,反映对战争和灾难的痛恨。
列子

1.

战争使得无数家庭涂炭生灵,流离失所。

2.

天灾过后,许多村庄的人们陷入了涂炭生灵的境地。

3.

历史上,许多动乱时期都让百姓涂炭生灵。

4.

面对疫情,人们担心会导致社会涂炭生灵。

5.

小说中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的涂炭生灵的生活。

6.

若能顺时达变,可保宝贵,毋为~,自贻后悔。 ★《元史·世祖纪五》

涂炭生灵的翻译
德语
sehr leiden
日语
苦しむ
法语
souffrir énormément
英语
suffer greatly
涂炭生灵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涂水)。
2:同本义。
3:古水名。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发源于寻甸,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
4:洞涡水支流。在山西省榆次县境。
5:道路。也作“途”。
6:十二月。古月名。
7:“塗”的简化字。
8:泥,泥巴。
9:道路。
10:引申指途径;门路。
11:涂抹;粉刷物品。
tàn
1:(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2:同本义。
3:火。比喻灾难;困苦。
4:姓。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líng
1:(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2: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3:神灵。
4:灵魂。
5:敬辞。用以称有关鬼神的事物。对死者的敬称。
6:灵柩的简称。
7:指人的精神状态。
8:窗中竖木。
9:指天、地、日、月等尊称及物品名。
10:威灵;福气,福分。
11:茯苓。
12:有窗的小船。
13:命令、法令。
14:假借为“良”。善,美好。
15:灵活;有灵性。
16:应验;灵验。
17:姓。

涂炭生灵,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ú tàn shēng líng)。abac式组合,涂炭生灵意思是:形容百姓遭受极大的痛苦和灾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疾苦,反映对战争和灾难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