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块积苏 lěi kuài jī sū

abcd式
拼音lěi kuài jī sū
注音ㄌㄟˊㄎㄨㄞˋㄐㄧㄙㄨ
繁体纍塊積蘇囌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累块积苏的解释
累块积苏是一个并不常见的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堆积如山的杂乱物品或情景,表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
出处

1.

《列子·周穆王》:“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2.

该成语出自清代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原句为“累块积苏,杂然无章”。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持整洁和有序,避免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
列子

1.

小明的房间里到处都是玩具和书本,累块积苏,看起来一片狼藉。

2.

仓库里堆满了各种货物,累块积苏,找东西都要花一番工夫。

3.

花园里杂草丛生,工具和花盆累块积苏,急需整理。

4.

书桌上堆满了作业和学习资料,累块积苏,让人头疼。

5.

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累块积苏,洗碗成了每天的难题。

累块积苏的翻译
德语
ein Durcheinander von Unordnung
日语
散らかったものが積み重なる
法语
un amas de désordre
英语
a jumble of clutter
累块积苏的字意分解
léi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
2:同本义。也作“缧”。
3:重叠;接连成串。
4:拘系;捆绑。
lěi
1:(会意。字本象土块相积之形;从糸(mì),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隶变以后写作“累”。本义:堆积,积聚)。
2:同本义。
3:又。
4:玷污。
5:连续;多次。
6:(累:屡次。今有双音词“累次”。召:被征召。应:应召)。
7:又。
8:姓。
lèi
1:罪行;过失。
kuài
1:(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2:同本义。
3:整体的一部分。
4:孤独;孑然。
5:又如;块坐(独坐);块然(孤独;安适自得的样子);块独(孤独)。
1:(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2:同本义。
3:累积;堆叠。
4:蕴积,积蓄。
5:滞留。
6:累计。
7: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
8:衣裙的褶子。
9:功劳。
10:长久。
11:习惯的;积久渐成的。
1:(形声。从艸,稣(sū)声。从艸,与植物有关。本义:植物名,即紫苏)。
2:柴草。
3:须状下垂的饰物。
4:更生。
5:唤醒;昏迷后醒过来。
6:割草;取草。
7:引申为取。
8:“噜囌”(lūsū),即“噜苏”(lūsū)。
9:姓。

累块积苏,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ěi kuài jī sū)。abcd式组合,累块积苏意思是:累块积苏是一个并不常见的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堆积如山的杂乱物品或情景,表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 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持整洁和有序,避免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