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不见为净的解释
指看不见脏东西的地方就觉得干净了,常用来形容逃避现实或自我欺骗的心理状态。
出处
1.
宋·赵希鹄《调燮类编·虫鱼》:“凡贩卖虾米及甘蔗者,每用人溺洒之,则鲜美可爱,所谓眼不见为净也。”2.
出自《论语·颜渊》中的“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后人引申为眼不见为净。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逃避现实,要勇于面对问题。
列子
1.
他不想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总是眼不见为净。2.
她把不喜欢的物品都藏起来,眼不见为净。3.
面对家庭矛盾,他选择逃避,眼不见为净。4.
为了避免烦恼,他对周围的不满眼不见为净。5.
她不愿看到自己的缺点,总是眼不见为净。6.
她想出去,离了这里,~。 ★茹志鹃《静静的产院》眼不见为净的翻译
德语
aus den Augen, aus dem Sinn
日语
見えないものは気にならない
法语
loin des yeux, loin du cœur
英语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为净的字意分解
yǎn
1:(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2:同本义。
3:泛指眼睛。
4:耳目;眼线。
5:见证。
6:指孔;洞穴。
7: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ià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同本义。
3:进见;会见。
4:遇到;碰见。
5:听到。
6:观察;知道;了解。
7:看法,见解。
8: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9: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xiàn
1:“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介绍,推荐。
3:(“现”的古字)。
4:现有;现成。
5:现在。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眼不见为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ǎn bù jiàn wèi jìng)。abcd式组合,眼不见为净意思是:指看不见脏东西的地方就觉得干净了,常用来形容逃避现实或自我欺骗的心理状态。 提醒人们不要逃避现实,要勇于面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