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不择路 jí bù zé lù

abac式
拼音jí bù zé lù
注音ㄐㄧˊㄅㄨˋㄗㄜˊㄌㄩˋ
繁体急不擇路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急不择路的解释
形容情况紧急,顾不上选择道路,急于求成而乱了分寸。
出处

1.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2.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五回:'急不择路,慌不择人,怎得他来?'
寓意
提醒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急躁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列子

1.

迷路的小孩急不择路地跑进树林,结果迷路得更厉害。

2.

火灾发生时,居民们急不择路地逃离现场。

3.

考试临近,小明急不择路地复习,结果弄得一团糟。

4.

比赛快结束时,运动员急不择路地冲刺,结果摔倒了。

5.

在商场迷路的游客急不择路地寻找出口,结果绕了好几个圈。

6.

他有些~地乱跑。

急不择路的翻译
德语
in Hast handeln
日语
急いて道を選ばず
法语
agir dans la précipitation
英语
act in haste
急不择路的字意分解
1:(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2:紧,紧缩。
3:急躁,着急。
4:迫切;紧急。
5:疾速;快捷;匆忙。
6:指声音急促。
7:着急;使焦虑。
8:以…为急,关切;赶快帮助。
9:重视。
10:急难,危急的事。
11:假期;休假。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手,睪(yì)声。本义:选取,挑选)。
2:同本义。
3:捉。
4:(dù)。败坏;不合法度。
5:挑剔。
6:区别。
zhái
1:挑拣,用于口语。
1:(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路程;行程。
4: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5:车。
6:地区;方面;路线。
7:比喻权位。
8: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9:经过。
10:暴露。
11:败坏。

急不择路,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í bù zé lù)。abac式组合,急不择路意思是:形容情况紧急,顾不上选择道路,急于求成而乱了分寸。 提醒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急躁而做出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