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abac式
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
注音ㄘㄨㄥˊㄖㄨㄥˊㄅㄨˋㄆㄞˇ
繁体從容不迫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解释
形容在紧急或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镇定,不慌不忙。
出处

1.

《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2.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只见那妇人从容不迫,徐步而行。”
寓意
强调在困难或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智的重要性。
列子

1.

面对突如其来的考试,他从容不迫地答完了所有题目。

2.

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队长从容不迫地指挥全队。

3.

即使在火灾中,她也从容不迫地带领大家安全撤离。

4.

在谈判桌上,他从容不迫地应对对方的各种提问。

5.

面对复杂的数学题,他从容不迫地一步步解出了答案。

6.

这些人~地叩了头,花费了半点钟以上的时间。 ★巴金《家》十五

从容不迫的翻译
德语
ruhig und gefasst
日语
泰然自若
法语
calme et posé
英语
calm and composed
从容不迫的字意分解
có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同本义。
3:顺从;依从。
4:》。
5:参与其事。
6: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7:因由。
8:堂房亲属。
9:言词顺畅的。
róng
1:(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同本义。
3:宽容。
4:允许,许可。
5:收留。
6:应当。
7:等待,待。
8:需要。
9:假借为“用”。使用。
10: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11:模式,样式。
12:法则,规律。
13:礼仪;礼法。
14:一种佩饰用的刀。
15: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6:常绿乔木。
17:适宜,合宜。
18:表示反问。难道;岂。
19: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辵(chuò),白声。本义:逼近)。
2:同本义。
3:硬逼,逼迫。
4:催促。
5:紧迫;急迫。
6:狭窄。
pǎi
1:一种火炮

从容不迫,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cóng róng bù pò)。abac式组合,从容不迫意思是:形容在紧急或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镇定,不慌不忙。 强调在困难或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