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解释
意思是多做一件事不如少做一件事,强调做事要简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出处
1.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省得惹是非。'寓意
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懂得取舍,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保持简单的生活态度。
列子
1.
小李觉得邻居家的事与自己无关,所以他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去参与。2.
在公司里,张经理总是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尽量不参与无关的争执。3.
小王看到路上有人吵架,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继续赶路。4.
在家庭聚会上,面对亲戚们的各种问题,小刘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多做解释。5.
看到同学们在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小陈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选择不参与。6.
他生平最怕与洋人交涉,忽然发了一个~的念头,立刻打电报叫陶子尧停办机器。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翻译
德语
weniger ist mehr
日语
少ない方が多いより良い
法语
moins c'est mieux
英语
less is more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字意分解
du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同本义。
3:重。与“轻”相对。
4:贤;好。
5:赞许,推崇。
6:多么。
7:虚指某种程度。
8:只,仅仅。
9:大多。
10:姓。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abcd式组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意思是:意思是多做一件事不如少做一件事,强调做事要简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懂得取舍,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保持简单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