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好歹的解释
形容人不知道好歹,不懂得分辨是非对错,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和感恩之心。
出处
1.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做儿的不知好歹,做娘的不辨清浊。”2.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你既是明白人,为何连个好歹也不知道,只管信那些混帐话?”寓意
提醒人们要懂得感恩和分辨是非,避免因不知好歹而失去他人的帮助和信任。
列子
1.
他总是不知好歹,朋友帮了他那么多忙,他却连一句谢谢都不说。2.
父母为他操劳了一辈子,他却不知好歹,经常惹是生非。3.
小李不知好歹,别人好心提醒他注意安全,他却不以为然。4.
老板给了他多次机会,他依然不知好歹,继续犯同样的错误。5.
她不知好歹,别人帮她解决了大问题,她却一点也不领情。6.
袭人也帮着抢白我,说了我许多~的话,回不得主了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不知好歹的翻译
德语
undankbar
日语
恩知らず
法语
ingrat
英语
ungrateful
不知好歹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dǎi
1:(象形。本作“歺”,音è。甲骨文字形,象有裂缝的残骨。隶变作“歹”。“歹”是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①(è)本义:残骨。《说文》:“ 列骨之残也。” ②坏)。
2:坏。与“好”相对。
3:又指不健康的。
4:奸细,有异心的人。

不知好歹,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zhī hǎo dǎi)。abcd式组合,不知好歹意思是:形容人不知道好歹,不懂得分辨是非对错,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和感恩之心。 提醒人们要懂得感恩和分辨是非,避免因不知好歹而失去他人的帮助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