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狼藉 shēng míng láng jí

abac式
拼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
注音ㄕㄥㄇㄧㄥˊㄌㄤˊㄐㄧˊ
繁体聲名狼藉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声名狼藉的解释
形容名声非常不好,声誉极差,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因不良行为而导致的恶劣名声。
出处

1.

《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原句为'羽名震华夏,威镇八荒',后人演变为贬义用法。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因不良行为而损害自己的声誉。
列子

1.

小明因为偷窃被抓,声名狼藉,再也没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2.

那家公司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声名狼藉,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3.

他因为多次欺骗他人,声名狼藉,再也找不到工作。

4.

这个明星因为丑闻频发,声名狼藉,粉丝大量流失。

5.

因为违反校规,几个学生声名狼藉,被学校开除。

6.

因汪太史平日~,最不见重于官场,日前新督帅参劾劣绅十七名,实以汪某居首。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三回

声名狼藉的翻译
德语
berüchtigt
日语
悪名高い
法语
notoire
英语
notorious
声名狼藉的字意分解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láng
1:(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2:同本义。
3:凶狠。
4:姓。
1:践踏;欺凌。
2:进贡。
3:登记;记。
4:杂乱。
5:
6:藉田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7:耕种藉田。
8:势位。
jiè
1:(形声,从艸,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
2:同本义。
3:衬垫。
4:坐卧其上。
5:抚慰。
6:“借”的繁体字。

声名狼藉,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ēng míng láng jí)。abac式组合,声名狼藉意思是:形容名声非常不好,声誉极差,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因不良行为而导致的恶劣名声。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因不良行为而损害自己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