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土聚沙 lěi tǔ jù shā

abcd式
拼音lěi tǔ jù shā
注音ㄌㄟˊㄊㄨˇㄐㄩˋㄕㄚˋ
繁体纍土聚沙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累土聚沙的解释
比喻积少成多,聚集小物可以形成大的成就。形容从小事做起,积累成大事。
出处

1.

《魏书·释老志》:“苟能精致,累土聚沙,福钟不朽。”

2.

出自《管子·形势解》:'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寓意
强调坚持不懈,从小事做起,积累的力量可以成就大事。
列子

1.

小明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累土聚沙,几年后他的知识积累已相当丰富。

2.

虽然每次捐款不多,但大家累土聚沙,很快就为学校建起了新的图书馆。

3.

她每天坚持跑步,累土聚沙,几个月后体能有了显著提升。

4.

通过累土聚沙的方式,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5.

小区的居民们通过累土聚沙,逐渐改善了社区环境。

累土聚沙的翻译
德语
Erde ansammeln und Sand sammeln
日语
土を積み砂を集める
法语
accumuler la terre et rassembler le sable
英语
accumulate soil and gather sand
累土聚沙的字意分解
léi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
2:同本义。也作“缧”。
3:重叠;接连成串。
4:拘系;捆绑。
lěi
1:(会意。字本象土块相积之形;从糸(mì),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隶变以后写作“累”。本义:堆积,积聚)。
2:同本义。
3:又。
4:玷污。
5:连续;多次。
6:(累:屡次。今有双音词“累次”。召:被征召。应:应召)。
7:又。
8:姓。
lèi
1:罪行;过失。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3:土地。
4:领土,国土。
5:田。
6:中医学上指脾。
7:土地神
8: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
9:测量土地。
10:吐。
11:姓。
1:(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2:同本义。
3:众;集团;一伙。
4:地名 。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
5:会合;聚集。
6:积蓄,累积。
7:征集。
8:使民众聚居。
shā
1:(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2:同本义。
3: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4: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
shà
1:

累土聚沙,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ěi tǔ jù shā)。abcd式组合,累土聚沙意思是:比喻积少成多,聚集小物可以形成大的成就。形容从小事做起,积累成大事。 强调坚持不懈,从小事做起,积累的力量可以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