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履山川的解释
形容游历山川,足迹遍布各地,表达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探寻。
出处
1.
《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之侯。”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后人用'跋履山川'来形容游历山川的经历。寓意
鼓励人们走出户外,探索自然,享受生活的乐趣。
列子
1.
他退休后,常常跋履山川,享受大自然的美景。2.
暑假期间,小明和家人一起跋履山川,增长了见识。3.
她喜欢跋履山川,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写下游记。4.
他们决定利用假期跋履山川,探索未知的风景。5.
跋履山川的经历让他对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6.
夫齐之去周二千余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触冒寒暑,自东徂西,以葬于封守之外,于死者为不仁。” ★清·顾炎武《日知录·太公五世反葬于周》跋履山川的翻译
德语
Berge und Flüsse durchwandern
日语
山川を遍歴する
法语
parcourir les montagnes et les rivières
英语
traveling through mountains and rivers
跋履山川的字意分解
bá
1:(形声。从足,犮(bó)声。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
2:同本义。
3:扭转。
4:踏,踩。
5:
6:
7:文体的一种。附在正文之后。即后序。
lǚ
1:(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同本义。
3:穿鞋。
4:登位。
5:实行。
6:开始担任职务。
7:鞋。
8:足。
9:领土,疆土。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chuān
1:(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2:同本义。
3:平地;平野。

跋履山川,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á lǚ shān chuān)。abac式组合,跋履山川意思是:形容游历山川,足迹遍布各地,表达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探寻。 鼓励人们走出户外,探索自然,享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