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文缛礼的解释
形容繁琐的礼节和仪式,常用于批评某些场合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
出处
1.
唐·元稹《王永太常博士制》:“朕明年有事于南郊,谒清宫,朝太庙,繁文缛礼,予心懵然。”2.
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为“繁文缛礼,固非古也”。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提倡简化繁琐的礼节。
列子
1.
婚礼上,繁文缛礼让新人们感到疲惫不堪。2.
毕业典礼上的繁文缛礼让学生们觉得拖沓无聊。3.
传统节日的繁文缛礼让年轻人感到拘束和不便。4.
公司年会上的繁文缛礼让员工们觉得浪费时间。5.
祭祀活动中的繁文缛礼让参与者感到复杂难懂。6.
他非常注意浮面上的~,以为这是士大夫门第的必不可少的家教。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繁文缛礼的翻译
德语
aufwendige Formalitäten
日语
煩瑣な儀式
法语
formalités élaborées
英语
elaborate formalities
繁文缛礼的字意分解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rù
1:(形声。从糸(mì),辱声。本义:繁密的彩饰)。
2:同本义。
3:烦琐;对…阐述过详。
lǐ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繁文缛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án wén rù lǐ)。abcd式组合,繁文缛礼意思是:形容繁琐的礼节和仪式,常用于批评某些场合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提倡简化繁琐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