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不泯的解释
盛德不泯形容美好的品德不会消失,强调道德的高尚和持久性。
出处
1.
南朝·宋·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2.
出自《礼记·中庸》:'仲尼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后人以此阐释为盛德不泯。寓意
强调美德的永恒性和对后世的影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
列子
1.
这位老教授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的盛德不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2.
即使在困境中,他始终保持乐观,盛德不泯的精神令人敬佩。3.
她在社区中无私奉献,盛德不泯,深受大家的爱戴。4.
他虽然去世多年,但他的盛德不泯,仍被人们铭记。5.
这位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了盛德不泯的美好品质,感动了无数观众。盛德不泯的翻译
德语
edle Tugenden verblassen niemals
日语
高潔な徳は消えない
法语
les vertus nobles ne s'estompent jamais
英语
noble virtues never fade
盛德不泯的字意分解
chéng
1:放在祭器里的谷物。
2:器皿,如杯、碗之类。
3:春秋时国名 。即郕。故址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4:整饬;端正。
shèng
1:(形声。从皿,成声。(chéng)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2:旺盛;兴盛。
3:茂盛。
4:丰盛。
5:盛大;隆重。
6:众,多;极充足。
7:大,高,显赫。
8:美好。
9:范围广大;广泛。
10:极力;表程度深。
11:极点;顶点。
12:赞美。
13:抚育。
14:姓。
dé
1:(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同本义。
3:感激。
4:取得,获得。
5:道德,品行。
6:恩惠;恩德。
7:福。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mǐn
1:(形声。从水,民声。本义:灭,尽) 同本义。
2:乱;混乱。

盛德不泯,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èng dé bù mǐn)。abcd式组合,盛德不泯意思是:盛德不泯形容美好的品德不会消失,强调道德的高尚和持久性。 强调美德的永恒性和对后世的影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