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包不住火的解释
比喻事情的真相或隐秘终究无法掩盖,总有一天会暴露出来。
出处
1.
从维熙《第十个弹孔》:“他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瞒过初一也瞒不过十五。”2.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纸包不住火,终久要露出马脚来。'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试图隐瞒真相,因为真相终究会大白于天下。
列子
1.
小明偷偷把糖果藏在抽屉里,但纸包不住火,最终被妈妈发现了。2.
尽管他极力隐瞒自己的错误,但纸包不住火,同事们还是知道了真相。3.
她以为能一直隐瞒自己的秘密,但纸包不住火,最终还是被朋友们知道了。4.
公司里的财务问题虽然被掩盖了一段时间,但纸包不住火,最终还是被揭露了。5.
他以为自己能一直逃避责任,但纸包不住火,事情还是被揭露了。6.
~,你一手遮天是长久不了的。纸包不住火的翻译
德语
Man kann Feuer nicht mit Papier verbergen
日语
紙に火を包むことはできない
法语
On ne peut pas cacher le feu avec du papier
英语
Paper can't wrap fire
纸包不住火的字意分解
zhǐ
1:(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2:同本义。
3:冥钱,旧俗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纸钱。
4:文契,字据。
5:书信、文件的张;件。
bāo
1:(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用纸、布等裹东西。
3: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4:包围。四面围住。
5:保证,担保。
6:约定专用。
7: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8: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ù
1:(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2:同本义(站住)。
3:停止。
4:暂居;居住。
5:又。
6:住宿;过夜。
7:保留。
8:做动词的补语。
9:表示牢固或稳当。
10:表示停止或静上。
11:跟“得”或“不”连用。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

纸包不住火,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ǐ bāo bú zhù huǒ)。abac式组合,纸包不住火意思是:比喻事情的真相或隐秘终究无法掩盖,总有一天会暴露出来。 提醒人们不要试图隐瞒真相,因为真相终究会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