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垢纳污的解释
形容包容、隐藏污秽和不良的东西,常用于比喻宽容、容忍不良行为或现象。
出处
1.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2.
出自《后汉书·陈蕃传》,原文为“怀清抱污,藏垢纳污”。寓意
强调宽容和包容,但也提醒要适度,不应纵容不良行为。
列子
1.
他对朋友的缺点总是藏垢纳污,不愿轻易批评。2.
她虽然不喜欢同事的坏习惯,但还是藏垢纳污地包容。3.
这个社区对新来的居民总是藏垢纳污,很快就接纳了他们。4.
作为班长,他对班里同学的小错误总是藏垢纳污,不予追究。5.
父母对孩子的小过失总是藏垢纳污,希望他们能自己改正。6.
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之地。” ★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女吊》藏垢纳污的翻译
德语
Schmutz und Böses tolerieren
日语
汚れや悪を容認する
法语
tolérer la saleté et le mal
英语
tolerate the dirty and the bad
藏垢纳污的字意分解
cáng
1:(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储积,收藏。
3:隐匿。
zàng
1:收藏财物的府库。
2:内脏
3:臟是后起的分别字,以别于“宝藏”的“藏”。
4: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
5:宝藏。
6: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
gòu
1:(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2:同本义。
3:耻辱,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
4:污秽不洁。
5:耻辱。
nà
1:(形声。从糸(mì),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同本义。
3:收藏;收入。
4:“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5:缴纳,贡献。
6:使进入。
7:取;娶。
8:结交。
9:用同“捺”。
10:密针缝纫。
11:扣压。
wū
1:(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2: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3:字亦作汙。
4:污垢,脏东西。
5:劳苦之事。
6:不清洁,肮脏。
7:腐败的;社会风气、个人道德等恶劣、败坏的。
8:衰微的。
9:玷污。
10:洗去污垢。
11:漫出,水超过约束物高限而流出。
12:贪污。

藏垢纳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áng gòu nà wū)。abac式组合,藏垢纳污意思是:形容包容、隐藏污秽和不良的东西,常用于比喻宽容、容忍不良行为或现象。 强调宽容和包容,但也提醒要适度,不应纵容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