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染 yī chén bù rǎn

abcd式
拼音yī chén bù rǎn
注音ㄧㄔㄣˊㄅㄨˋㄖㄢˇ
繁体一塵不染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一尘不染的解释
形容非常干净,没有一点灰尘。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纯洁无瑕。
出处

1.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2.

出自《新唐书·魏徵传》:'徵常以身尘不染为戒。'
寓意
强调清洁和纯洁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高标准的生活和道德品质。
列子

1.

她的房间总是整理得一尘不染,令人赞叹。

2.

他用心打扫,使得整个工作环境一尘不染。

3.

这个实验室要求保持一尘不染,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她每天都把厨房打扫得一尘不染,显示出她的细心。

5.

这件艺术品保存得一尘不染,展现出博物馆的专业管理。

6.

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 ★臧克家《老舍永在》

一尘不染的翻译
德语
makellos
日语
塵一つない
法语
impeccable
英语
spotless
一尘不染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chén
1:(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2:同本义。
3: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4:重量单位。十埃为“尘”。
5:蒙上灰尘,弄脏。
6: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rǎn
1:(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2:同本义。
3:传染,感染。
4:熏染;影响。
5:污染,沾染。
6:豆豉酱。

一尘不染,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chén bù rǎn)。abcd式组合,一尘不染意思是:形容非常干净,没有一点灰尘。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纯洁无瑕。 强调清洁和纯洁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高标准的生活和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