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旅陈师的解释
形容旅途劳顿,风尘仆仆的样子。常用来描述长途跋涉后疲惫不堪的状态。
出处
1.
《诗经·小雅·采芑》:“钲人伐鼓,陈师鞠旅。”《南史·宋本纪上》:“鞠旅陈师,赫然大号。”2.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为“鞠旅陈师,疲于道路”。寓意
强调旅途的艰辛和疲惫,提醒人们在长途旅行中要注意休息和保重身体。
列子
1.
经过三天的长途旅行,小明终于到达目的地,鞠旅陈师地走进了宾馆。2.
为了参加朋友的婚礼,他鞠旅陈师地赶了几个小时的路。3.
探险队员们鞠旅陈师地翻越了高山,终于到达了营地。4.
为了看望生病的亲人,她鞠旅陈师地赶到了医院。5.
为了参加比赛,他鞠旅陈师地从外地赶来,显得非常疲惫。6.
然犹谦德自扌为,公忠日懋;吐哺握发,延览英雄;~,日闲舆卫。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二十六回鞠旅陈师的翻译
德语
von der Reise erschöpft
日语
旅の疲れ
法语
épuisé par le voyage
英语
weary from travel
鞠旅陈师的字意分解
jū
1:(形声。从革,匊(jú)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古时一种用来踢打玩耍的皮球。最早是结毛而成。后来用毛充填皮囊而成,宋代以后才有充气的皮球)。
2:同本义。
3:抚养;生育。
4:匐匍。
5:爱。
6:审讯或审查。
7:告诫,警告。
8:姓。
lǚ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2: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3:又。
4:军队。
5:在外的人,旅人。
6:旅行;旅途。
7:旅馆。
8:众人;众子弟。
9:次序。
10:脊骨。
11:寄居外地,旅居。
12:旅行。
13:俱,一同。
14:不种而生,野生。
15:姓。
chén
1:(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2: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3:陈朝 。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隋所灭。
4:战阵;行列。
5:陈设,陈列。
6:述说。
7:陈旧。
8:姓。
shī
1:(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同本义。
3: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泛指军队。
5:军师。
6:民众,徒众。
7: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8:老师。
9:长,首领。
10: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11:首都,京城。
12: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13:乐师;乐官。
14:效法;学习。
15:出兵征伐,进军。
16:姓。

鞠旅陈师,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ū lǚ chén shī)。abcd式组合,鞠旅陈师意思是:形容旅途劳顿,风尘仆仆的样子。常用来描述长途跋涉后疲惫不堪的状态。 强调旅途的艰辛和疲惫,提醒人们在长途旅行中要注意休息和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