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死以闻 mèi sǐ yǐ wén

abcd式
拼音mèi sǐ yǐ wén
注音ㄇㄟˋㄧˇㄨㄣˊ
繁体昧死以聞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昧死以闻的解释
形容某人或某事因其名声远扬而名扬天下,甚至达到死后仍为人所知的程度。
出处

1.

《史记·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

2.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Nest也。国人知之,无不敬焉,若之何其昧死以闻乎?'
寓意
强调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影响力和声望能够超越生死,达到永恒的境界。
列子

1.

这位作家因其作品的影响力而昧死以闻,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2.

老艺术家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他可以说是昧死以闻。

3.

这位科学家的贡献被后人铭记,他真是昧死以闻。

4.

这位慈善家的善行让无数人受益,她可以说是昧死以闻。

5.

这位音乐家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唱,他可谓是昧死以闻。

6.

庞言息而人心一,天下久安,永誉无极。谨~。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五回

昧死以闻的翻译
德语
auch nach dem Tod berühmt
日语
死してなお名を馳せる
法语
célèbre même après la mort
英语
famous even after death
昧死以闻的字意分解
mèi
1:(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2:同本义。
3:眼不明的样子。
4:愚昧;糊涂。
5:掩蔽;欺骗。
6:违背。
7:冒犯。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wén
1:(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同本义。
3:听说;知道。
4:传布,传扬。
5:闻名,出名。
6:嗅;嗅到。
7:询问;问候。
8:知识;见闻。
9:传闻,听到的事情;消息。
10:声望;威望。

昧死以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èi sǐ yǐ wén)。abcd式组合,昧死以闻意思是:形容某人或某事因其名声远扬而名扬天下,甚至达到死后仍为人所知的程度。 强调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影响力和声望能够超越生死,达到永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