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前乍却 zhà qián zhà què

abac式
拼音zhà qián zhà què
注音ㄓㄚˋㄓㄚˋㄑㄧㄢˊㄓㄚˋㄓㄚˋㄑㄩㄝˋ
繁体乍乍前乍乍却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乍前乍却的解释
形容做事犹豫不决,进退两难。
出处

1.

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这事原是贾母的主意,宝玉又不便拦,乍前乍却,只得依从。”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要果断,避免因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
列子

1.

面对两个同样喜欢的礼物,小明乍前乍却,最终还是没有决定要哪一个。

2.

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小丽乍前乍却,始终无法做出选择。

3.

当被问到是否参加聚会时,他乍前乍却,最终还是决定不去。

4.

在买衣服时,她乍前乍却,最后什么也没买。

5.

面对不同的旅游路线,家人乍前乍却,最终决定延后再做决定。

6.

老坡尤爱“轻燕受风斜”,以谓燕迎风低飞,~,非受字不能形容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八)

乍前乍却的翻译
德语
zwischen zwei Optionen schwanken
日语
二者択一に迷う
法语
hésiter entre deux choix
英语
hesitate between two choices
乍前乍却的字意分解
zhà
1:(会意。小篆字形,从亡从一。本义:忽然)。
2:同本义。
3:刚;才。
4:初;开始。
5:正;恰。
6:或者。
7:宁可。
8:因害怕而颤动。
9:耸;竖。
10:俏丽的。
qián
1:(本义:前进)。
2:同本义。
3:引导。
4:进见。
5:剪裁。
6: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7: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8:预先;事前。
9:目前。
10:箭竹。
zhà
1:(会意。小篆字形,从亡从一。本义:忽然)。
2:同本义。
3:刚;才。
4:初;开始。
5:正;恰。
6:或者。
7:宁可。
8:因害怕而颤动。
9:耸;竖。
10:俏丽的。
què
1:(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què)声。卩(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2:同本义。
3:除;去。
4:避;避免。
5:用在偏正复句的正句中,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动作、行为或状况,表示转折,相当于“但”、“但是”、“可是”。
6:固然。
7:再。

乍前乍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 qián zhà què)。abac式组合,乍前乍却意思是:形容做事犹豫不决,进退两难。 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要果断,避免因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