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自若的解释
形容在紧急或危难的情况下,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出处
1.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鲁人有与曾参同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金史·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2.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援知其必败,泰然自若,徐整行陈。'寓意
强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自信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成熟稳重的品质。
列子
1.
面对突如其来的考试,他依然泰然自若,认真答题。2.
在比赛中,即使落后,他也泰然自若,继续努力。3.
面对朋友的误解,她泰然自若地解释清楚。4.
在火灾现场,他泰然自若地指挥大家安全撤离。5.
遇到突发状况,她泰然自若地处理,没有慌乱。6.
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地摇头。 ★华而实《汉衣冠》三泰然自若的翻译
德语
ruhig und gefasst
日语
泰然自若
法语
calme et posé
英语
calm and composed
泰然自若的字意分解
tài
1:(形声)。
2:同本义。
3:安定平和。
4:奢侈。
5:骄纵;傲慢。
6:大之极,极大。
7:古州名。
8: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9: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10:县名 。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11:六十四卦之一。
12:泰国的简称。
13:姓。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zì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rě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泰然自若,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tài rán zì ruò)。abac式组合,泰然自若意思是:形容在紧急或危难的情况下,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强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自信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成熟稳重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