刿目鉥心 kuī mù shā xīn

abac式
拼音kuī mù shā xīn
注音ㄍㄨㄟˋㄇㄨˋㄒㄧㄣ
繁体劌目鉥心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刿目鉥心的解释
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为痛恨,恨不得将其剜目挖心。
出处

1.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2.

出自《战国策·赵策二》:'刿目鉥心,足以泄吾愤乎?'
寓意
表达极端的愤怒和仇恨,提醒人们要控制情绪,避免过激行为。
列子

1.

他被骗了所有积蓄,对那个骗子刿目鉥心。

2.

看到小偷偷走老奶奶的钱,她对小偷刿目鉥心。

3.

被同学欺负后,他对那个同学刿目鉥心。

4.

被老板无故开除后,他对老板刿目鉥心。

5.

看到宠物被虐待,她对虐待者刿目鉥心。

6.

他形容孟郊的苦吟,竟至使用一‘~’、‘搯擢胃肾’的辞句,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呕心滴血’了。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

刿目鉥心的翻译
德语
bis ins Mark hassen
日语
骨の髄まで憎む
法语
haïr de tout son cœur
英语
hate to the bone
刿目鉥心的字意分解
guì
1:(形声。从刀,岁声。本义:刺伤,划伤)。
2:割开,切口。
3:(huì)。聚合,汇合。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shù
1:长针。
2:刺。
3:导;引导。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刿目鉥心,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kuī mù shā xīn)。abac式组合,刿目鉥心意思是: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为痛恨,恨不得将其剜目挖心。 表达极端的愤怒和仇恨,提醒人们要控制情绪,避免过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