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下箸处的解释
形容某人或某事已经到了极点,再也无法进行或继续下去,通常用在批评或负面评价中。
出处
1.
《晋书·何曾传》:“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食恨钱,犹曰无下箸处。”2.
出自《世说新语·方正》,原文为'庾亮北征,初欲经钱塘,诸人疾之,于是无下箸处',意为庾亮北征时,初欲经过钱塘,但因众人的反对而无法进行。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谨慎处理,避免陷入绝境。
列子
1.
他因为连续犯错,已经到了无下箸处的境地。2.
项目进展不顺利,团队成员感到无下箸处。3.
在激烈的竞争中,小公司感到无下箸处。4.
面对复杂的问题,他感到无下箸处,无法做出决定。5.
在家庭矛盾中,她感到无下箸处,不知如何调解。6.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四字》:“每一日餐费,至十余金,犹嫌~。”无下箸处的翻译
德语
ratlos
日语
途方に暮れる
法语
désemparé
英语
at a loss
无下箸处的字意分解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zhù
1:(形声。从竹,者声。本义:筷子。又作“筯”) 同本义。
2:又。
3:又。
4:显明;显示。
5:撰写,写作
chú
1:(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hū)声。“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hù)”变成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2:同本义。
3:居住;生活。
4:居家不仕,隐居。
5:惩罚。
6:治理;办理。
7:决断;定夺。
8:对待。
9:相交,交往。
10:定,常。
chù
1: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无下箸处,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xià zhù chù)。abcd式组合,无下箸处意思是:形容某人或某事已经到了极点,再也无法进行或继续下去,通常用在批评或负面评价中。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谨慎处理,避免陷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