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为主的解释
指先听取或接受某一观点或信息后,对后续的信息或观点产生偏见或影响。
出处
1.
《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先入为主,后入为客。'寓意
提醒人们在接受信息时要保持客观,避免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左右。
列子
1.
他在看完第一部电影后,对续集产生了先入为主的看法。2.
由于先入为主,她对新来的同事总觉得不信任。3.
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他对这道菜的评价不太客观。4.
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品牌不好,结果发现其实质量不错。5.
由于先入为主,她错过了很多优秀的作品。6.
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先入为主的翻译
德语
der erste Eindruck ist der stärkste
日语
先入観
法语
la première impression est la plus forte
英语
first impressions are strongest
先入为主的字意分解
xiān
1:(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2:同本义。
3:尊崇;重视。
4:首创;开始。
5:当初;先前。
6:先世;祖先。
7:前导;前驱。
8:前,时间或次序在前。
9:古时的;先前的,先代的。
10:首要,根本。
11:上。
12: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词。
13: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
14:姓。
r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同本义。
3:参加, 加入。
4:交、交纳。
5:接纳;采纳。
6:与…相适应。
7: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8:到达。
9:侵入。
10:占据。
11:收入,进项。
12: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zh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3: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又。
5: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6:公主的简称。
7:主人;东道主。
8: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9:长官;首脑,首长。
10: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11:事主,指当事人。
12:事物的根本。
13:又。
14:死人的牌位。
15:上帝。
16: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17:主持;掌管。
18:支持,提倡,主张。
19:寄住在。
20:注重。
21:保持。
22:主持婚约。
23:预示。
24:存心;萌生。
25:姓。
zhù
1:件,桩。
2:灌入

先入为主,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n rù wèi zhǔ)。abac式组合,先入为主意思是:指先听取或接受某一观点或信息后,对后续的信息或观点产生偏见或影响。 提醒人们在接受信息时要保持客观,避免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