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不全的解释
形容事物不完整,缺少部分,无法达到完美的状态。
出处
1.
毛泽东《论持久战》:“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2.
出自《三国志·魏书·杜畿传》:'今虽残缺不全,犹望国家拯济。'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细节,保持完整性,避免因疏忽而导致的遗憾。
列子
1.
这幅画因为年代久远,颜色已经残缺不全。2.
由于资料残缺不全,我们无法完成这项研究。3.
这件古董因为损坏严重,变得残缺不全。4.
他收集的邮票册因为丢失了几页,变得残缺不全。5.
因为数据残缺不全,无法进行准确的分析。6.
教室里只剩下~的几张课桌了。残缺不全的翻译
德语
unvollständig und fragmentiert
日语
不完全で断片的
法语
incomplet et fragmenté
英语
incomplete and fragmented
残缺不全的字意分解
cán
1:(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同本义。
3:毁坏;破坏。
4:凋谢。
5:凶恶;狠毒。
6:残缺,残废。
7:剩余;残余,残存。
8: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quē
1:(形声。从缶(fǒu),夬(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2:短少;缺乏。
3:空隙;缺口。
4:亏缺。
5:缺陷。引申为遗憾。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uán
1:(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同本义。
3:古州名。全州 。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完全。
5:完备,完整。
6: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7:保全。
8:,病愈。
9:完全,都。
10:姓。

残缺不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án quē bù quán)。abac式组合,残缺不全意思是:形容事物不完整,缺少部分,无法达到完美的状态。 提醒人们要注意细节,保持完整性,避免因疏忽而导致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