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两雄 shì bù liǎng xióng

abcd式
拼音shì bù liǎng xióng
注音ㄕˋㄅㄨˋㄌㄧㄤˇㄒㄩㄥˊ
繁体勢不兩雄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势不两雄的解释
比喻两者之间不能并存,必须分出胜负。
出处

1.

《史记·孟尝君列传》:“夫秦齐雄雌之国,秦强则齐弱矣,此势不两雄之国。”

2.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后人总结为'势不两雄'。
寓意
强调竞争的激烈性和不可调和性,提醒人们在竞争中要做好充分准备。
列子

1.

两个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势不两雄,最终一家被收购。

2.

两个拳击手在擂台上势不两雄,最终只有一人能胜出。

3.

在游戏中,两个玩家势不两雄,争夺最后的冠军。

4.

两个团队在比赛中势不两雄,拼尽全力争取胜利。

5.

两个对手在棋盘上势不两雄,最终一方取得了胜利。

6.

秦与齐~,其雄者,乃得天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四回

势不两雄的翻译
德语
können nicht koexistieren
日语
共存できない
法语
ne peuvent coexister
英语
cannot coexist
势不两雄的字意分解
shì
1:(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2:同本义。
3:力量;威力。
4:形势;情势。
5:姿态。
6:形状;样式;架式。
7: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8:人及动物的睾丸。
9: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0:势头;趋势;时机。
11: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liǎng
1:(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2: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3:双。用于鞋娄。
4:匹(长四丈)。
5:车一乘。
6:二。
7:双方;常用于相对的两个方面或成对的人或事物。
8:又。
9:表示不定数,多与“一”或“三”前后连用,义为少量。
10:同时兼具两方面,双方,两下里。
11:等同;比并。
xióng
1:(形声。从隹(zhuī),厷(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2:同本义。
3:泛指动植物能产生精细胞的。
4:指男子。
5:指为首者,居前列者。
6:杰出的人物。
7:强有力的国家。
8:比喻高强、胜利。
9:雄壮;雄伟。
10:威武。
11:雄健,刚健;豪放。
12:强有力;杰出。
13:优胜;称雄。
14:姓。

势不两雄,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bù liǎng xióng)。abcd式组合,势不两雄意思是:比喻两者之间不能并存,必须分出胜负。 强调竞争的激烈性和不可调和性,提醒人们在竞争中要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