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巢燕垒 yīng cháo yàn lěi

abac式
拼音yīng cháo yàn lěi
注音ㄧㄥㄔㄠˊㄧㄢˋㄌㄟˇ
繁体鶯巢燕壘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莺巢燕垒的解释
形容鸟类筑巢的美丽景象,常用来比喻环境优美或生活安宁。
出处

1.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逐娼妓》:“多置狎邪门巷,遂作莺巢燕垒,顿成柳市花街。”

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之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后人引申为鸟巢的美景。
寓意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列子

1.

春天到来,公园里莺巢燕垒,景色宜人。

2.

乡村的早晨,空气清新,莺巢燕垒,令人心旷神怡。

3.

他们选择在莺巢燕垒的山谷里建起了小木屋。

4.

每当看到莺巢燕垒的美景,我都会想起童年的时光。

5.

在莺巢燕垒的环境中,孩子们快乐地玩耍。

莺巢燕垒的翻译
德语
Nester von Pirolen und Schwalben
日语
鶯の巣と燕の巣
法语
nids d'orioles et de martinets
英语
nests of orioles and swallows
莺巢燕垒的字意分解
yīng
1:(形声。从鸟,荣省声。本义:鸟羽有文彩的样子) 同本义。
2:黄莺 。又称黄鹂、仓庚等。
cháo
1:(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2:同本义。
3:又泛指其他动 物的巢穴。
4:古人住的巢穴。
5:筑巢。
6:姓。
yān
1:古国名。
2:周代诸侯国名。本作:匽、郾。姬姓;周召公之后,世称北燕,拥有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后灭于秦。
3:周代诸侯国名。姞姓;开国君主伯倏。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
4:五代初,刘守光据幽州(今河北省北部)所建国。
5:河北省的别称 。周时为北燕旧地。也指河北省北部。
6:山名,燕山 ,在河北省和北京市。
7:姓。
yàn
1:(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2:同本义。
3:白颈鸦。
4:假借为“安”。安逸;安乐。
5:亵渎;轻慢。
6:宴饮;宴请。
lěi
1:(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2:同本义。
3:把砖、石等重叠砌起来。
4:捆绑。

莺巢燕垒,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g cháo yàn lěi)。abac式组合,莺巢燕垒意思是:形容鸟类筑巢的美丽景象,常用来比喻环境优美或生活安宁。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