蠖屈不伸 huò qū bù shēn

abcc式
拼音huò qū bù shēn
注音ㄏㄨㄛˋㄑㄩㄅㄨˋㄕㄣ
繁体蠖屈不伸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蠖屈不伸的解释
比喻人或物处于一种屈曲的状态,无法伸展,常用来形容处于困境或被压抑的状态。
出处

1.

清·戴名世《序》:“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

2.

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文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犹知避之,蠖屈伸而后能行。”
寓意
提醒人们在困境中要保持希望和努力,寻找突破的方法。
列子

1.

小明在考试中遇到难题,蠖屈不伸,只能苦思冥想。

2.

面对复杂的项目,团队成员蠖屈不伸,无法找到突破口。

3.

在困难面前,他蠖屈不伸,但最终还是找到了解决办法。

4.

小丽在比赛中受伤,蠖屈不伸地坚持到了最后。

5.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他蠖屈不伸,但始终没有放弃希望。

6.

人在~的时候不能气馁。

蠖屈不伸的翻译
德语
in einer Sackgasse stecken
日语
窮地に陥る
法语
être dans une impasse
英语
stuck in a rut
蠖屈不伸的字意分解
huò
1:昆虫名。尺蠖的省称 。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颜色像树皮色,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北方称步曲,南方称造桥虫。
1:(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委屈;冤屈。
4:屈服。
5:治理,收治。
6:强迫。
7:理亏。
8:古邑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9: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10: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ēn
1:(本作“申”。形声。从人,申声。本义:伸直,伸展)。
2:同本义。
3:申理;洗雪。
4:陈述,表白。

蠖屈不伸,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uò qū bù shēn)。abcc式组合,蠖屈不伸意思是:比喻人或物处于一种屈曲的状态,无法伸展,常用来形容处于困境或被压抑的状态。 提醒人们在困境中要保持希望和努力,寻找突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