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仁取义的解释
形容为了正义和道义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精神,强调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出处
1.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
出自《孟子·尽心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寓意
强调为了正义和道义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尚品质,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
列子
1.
为了救落水的孩子,他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成仁取义。2.
在火灾中,他选择了成仁取义,帮助更多的人逃离火场。3.
面对强盗的威胁,他宁愿成仁取义,也不愿屈服于邪恶势力。4.
在危险时刻,他选择了成仁取义,保护了同伴的安全。5.
为了维护正义,他甘愿成仁取义,赢得了大家的尊敬。6.
大丈夫既然以身许国,七尺微躯不敢私有。~之理,略知一二。 ★姚雪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成仁取义的翻译
德语
sein Leben für die Gerechtigkeit opfern
日语
正義のために命を捧げる
法语
sacrifier sa vie pour la justice
英语
sacrifice one's life for justice
成仁取义的字意分解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rén
1:(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3:有德者之称。
4:旧指有仁德的人。
5: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6:完美的道德。
7:仁政。
8:恩惠。
9:同情, 怜悯。
10:人。
11:古县名。
12:水名。
13: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
14:温润。
15:亲爱。
16:同情;怜悯。
17:思念。
18:姓。
qǔ
1:(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同本义。
3: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4:拿。
5:娶妻。
6:选取;选拔。
7:招致。
8:得到;取得。
9:攻取,夺取。
10:
11:会合,集合。
12:积畜。
13:
14:跑,疾走。
15:趋向。
16: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17: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yí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yì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成仁取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éng rén qǔ yì)。abac式组合,成仁取义意思是:形容为了正义和道义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精神,强调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强调为了正义和道义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尚品质,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