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而不刿的解释
形容人品德高尚,廉洁而不伤害他人。廉,廉洁;而不,表示转折;刿,伤害。
出处
1.
《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寓意
强调个人品德的高尚,提倡廉洁自律而不损害他人的美德。
列子
1.
他虽然担任要职,但始终廉而不刿,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2.
在公司里,大家都称赞他廉而不刿,是个值得信赖的领导。3.
即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也坚持廉而不刿,不占公家便宜。4.
她在慈善组织工作多年,廉而不刿,赢得了大家的尊重。5.
作为一名教师,他廉而不刿,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6.
厥乃口无择言,柔惠且直,~,肃而不厉。 ★晋·夏侯湛《昆弟诰》廉而不刿的翻译
德语
unbestechlich und harmlos
日语
廉潔にして無害
法语
intègre et inoffensif
英语
incorruptible and harmless
廉而不刿的字意分解
lián
1:(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2:同本义。
3:边。
4:棱角。亦指物体露出棱角;有棱角。
5:旧称有节操、不苟取的人。
6:正直;刚直;品行方正。
7:廉洁。
8:又。
9:狭窄。
10:
11:考察,视察。
12:绝,断。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guì
1:(形声。从刀,岁声。本义:刺伤,划伤)。
2:割开,切口。
3:(huì)。聚合,汇合。

廉而不刿,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ián ér bù guì)。abac式组合,廉而不刿意思是:形容人品德高尚,廉洁而不伤害他人。廉,廉洁;而不,表示转折;刿,伤害。 强调个人品德的高尚,提倡廉洁自律而不损害他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