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不并 zhōng xiào bù bìng

abac式
拼音zhōng xiào bù bìng
注音ㄓㄨㄥㄒㄧㄠˋㄅㄨˋㄅㄧㄥˋ
繁体忠孝不乲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忠孝不并的解释
忠孝不能并行,形容在忠与孝之间难以两全的困境。
出处

1.

唐·令狐德《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碑铭》:“忠孝不并,我儿须人辅弼,卿宜抑割,岂可徇以私情?”

2.

出自《孟子·离娄下》,原文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世引申为忠孝难以兼顾。
寓意
表达在面对忠诚和孝顺的选择时,可能会出现难以两全的困境。
列子

1.

小李在父母生病和工作需要出差之间,真是忠孝不并,左右为难。

2.

面对家庭和事业的冲突,他感到忠孝不并,难以抉择。

3.

在朋友和亲人的要求之间,她感到忠孝不并,无法取舍。

4.

他想照顾生病的母亲,但公司又需要他出差,真是忠孝不并。

5.

在孝顺父母和忠于职守之间,他陷入了忠孝不并的困境。

6.

~,我儿须人辅弼,卿宜抑割,不可徇以私情。(《北史·于志宁传》)

忠孝不并的翻译
德语
Loyalität und Pietät können nicht vereinigt werden
日语
忠孝両立せず
法语
la loyauté et la piété filiale ne peuvent pas être conciliées
英语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cannot be reconciled
忠孝不并的字意分解
zhōng
1:(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2:同本义。
3:又。
4:忠厚。
5:尽忠。特指事上忠诚。
6:又。
7:又。
8:忠臣。
9:中间,适中。
10:姓。
xiào
1:(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2:同本义。
3:祭,祭祀 。向神或祖先供财物以示感激。
4:能继先人之志。
5:居丧。
6:丧服,孝服 。象征悲恸的白色稀纱衣服(尤指中国)或黑色服装、黑纱或黑色标志(尤指西方各民族)。
7:又指办丧事仪式。
8:居丧的人。
9: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bīng
1:古地名。并州。
2: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
3: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
bìng
1:(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2:同本义。
3:合并(由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结合一起)。
4:兼并;并吞。
5:具备。
6:排除。
7:相同。
8:全,全都。
9:一起;一齐;同时。
10:并且,连。
11:和,以及。

忠孝不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ōng xiào bù bìng)。abac式组合,忠孝不并意思是:忠孝不能并行,形容在忠与孝之间难以两全的困境。 表达在面对忠诚和孝顺的选择时,可能会出现难以两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