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国忘家的解释
形容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家庭利益,体现高度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
出处
1.
唐·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序》:“至若义感于内,诚动于中,徇国忘家,恤人犹己。”2.
出自《礼记·大学》,原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引申为'徇国忘家',强调以国事为重。寓意
强调为了更大的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体现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列子
1.
为了完成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他徇国忘家地投入其中,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2.
为了保护环境,她徇国忘家地参与环保活动,常常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家庭。3.
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梦想,他徇国忘家地投入教育事业,放弃了许多个人时间。4.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他徇国忘家地工作,常常忽略了家庭的需求。5.
为了改善社区环境,他徇国忘家地组织邻里活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6.
宋·陆游《贺莆阳陈右相户》:“方孤论折群邪之锐,盖一身为众正之宗,~,惟天知我。”徇国忘家的翻译
德语
für das Land die Familie opfern
日语
国を思って家族を犠牲にする
法语
sacrifier sa famille pour le pays
英语
sacrifice family for the country
徇国忘家的字意分解
xùn
1:(形声。从彳(chì),旬声。“彳”与行有关。本义:迅速,敏捷) 同本义。
2:巡行。
3:巡行示众。
4:对众宣示。
5:顺从、依从。
6:舍身。
7:炫耀;夸示。
8:谋求。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wàng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2:同本义。
3:玩忽,怠忽。
4:逃亡;遗失;灭亡。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gū
1:
jie
1:词尾。

徇国忘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ùn guó wàng jiā)。abac式组合,徇国忘家意思是:形容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家庭利益,体现高度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 强调为了更大的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体现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