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不备的解释
形容准备得非常充分,没有一样东西遗漏。
出处
1.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真是:吃的,喝的,穿的,戴的,无一不精,无一不备。”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这回各位到省,凡事无一不备。”寓意
强调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体现细致和周全。
列子
1.
为了这次旅行,小明把所有必需品都准备好了,无一不备。2.
妈妈为了生日派对,提前做了详细的计划,无一不备。3.
为了考试,他把所有可能考到的知识点都复习了一遍,无一不备。4.
为了比赛,运动员们提前进行了全面的训练,无一不备。5.
为了演讲,他准备了各种可能的问题和答案,无一不备。无一不备的翻译
德语
vollständig vorbereitet
日语
万全の準備
法语
prêt à tout
英语
fully prepared
无一不备的字意分解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bèi
1:(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同本义。
3:完备;齐备。
4:疲乏;困顿。
5:准备;预备。
6:防备;戒备。
7:储备。
8:提供或装备。
9:凑数;充数。
10:设备;设施。
11:又。
12:全部;完全;尽。

无一不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yī bù bèi)。abcd式组合,无一不备意思是:形容准备得非常充分,没有一样东西遗漏。 强调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体现细致和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