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头而来 dài tóu ér lái

abac式
拼音dài tóu ér lái
注音ㄉㄞˋㄊㄡˊㄦˊㄌㄞˊ
繁体戴頭而來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戴头而来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带着某种目的或意图而来,通常指的是有备而来。
出处

1.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头而来矣。’”

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使士会请曰:“戴公命来。”'
寓意
强调做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明确的目标。
列子

1.

他戴头而来,显然是已经准备好了解决方案。

2.

她戴头而来参加比赛,信心满满。

3.

老板戴头而来开会,显然对项目进展了如指掌。

4.

朋友戴头而来参加聚会,带来了大家喜欢的美食。

5.

学生戴头而来参加考试,复习得非常充分。

戴头而来的翻译
德语
vorbereitet kommen
日语
準備して来る
法语
venir préparé
英语
come prepared
戴头而来的字意分解
dài
1:(形声。本义:增益)。
2:同本义。
3: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4: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5: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戴头而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i tóu ér lái)。abac式组合,戴头而来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带着某种目的或意图而来,通常指的是有备而来。 强调做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