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公折足的解释
形容人或物因某种原因而受到损害或折损,通常比喻受到不公正待遇或损失。
出处
1.
《周易·鼎》:“鼎折足,覆公餗。”2.
出自《汉书·陈汤传》,原文为'覆公折足',比喻因公事而受损。寓意
提醒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因疏忽或不公而遭受损失。
列子
1.
因经营不善,老板的公司覆公折足,不得不宣告破产。2.
小王因为被诬陷而覆公折足,丢了工作。3.
这次投资失败,让他的事业覆公折足,元气大伤。4.
因为误会,小李和朋友的关系覆公折足,难以修复。5.
由于疏忽大意,实验结果覆公折足,影响了整个研究进度。6.
太尉樊裬,司徒许相,皆窃位怀禄,苟进无耻,终无匡救之益,必有~之患。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覆公折足的翻译
德语
einen Rückschlag erleiden
日语
打撃を受ける
法语
subir un revers
英语
suffer a setback
覆公折足的字意分解
fù
1:(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2:同本义。
3:覆盖;遮蔽。
4:颠覆;灭亡。
5:保护;庇护。
6:(fū)。孵化。
7:还,返回。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shé
1:使断成两截(如在变形应力或张应力下)。
zhē
1:倒过来倒过去。
zhé
1:(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2:同本义。
3:引申为曲折;弯。
4:反转;改变方向。
5:屈服;折服。
6:挫伤,挫折。
7:折合;抵当。
8:损失;减损。
9:毁坏。
10:汉字笔画名。
11:戏曲名词。元、明杂剧剧本中的一个段落,每剧大都四折 。其中可单独演出的一折,叫“折子戏”。
12:折叠。
13:转折;曲折。
14:姓。
zú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覆公折足,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ù gōng zhé zú)。abcd式组合,覆公折足意思是:形容人或物因某种原因而受到损害或折损,通常比喻受到不公正待遇或损失。 提醒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因疏忽或不公而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