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蹐地的解释
形容极端的愤怒或羞愧,感到无地自容,恨不得顶天立地。
出处
1.
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后人引申为戴天蹐地。寓意
强调因羞愧或愤怒达到极点的心理状态,提醒人们要谨言慎行。
列子
1.
犯了错误后,他感到戴天蹐地,羞愧得无地自容。2.
在大家面前出丑,他戴天蹐地,恨不得马上逃离。3.
被老师批评后,他戴天蹐地,低着头不敢看人。4.
因失言而得罪朋友,他戴天蹐地,赶紧道歉。5.
做错事后,他戴天蹐地,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家人。戴天蹐地的翻译
德语
äußerst beschämt
日语
極めて恥ずかしい
法语
honte extrême
英语
ashamed to the extreme
戴天蹐地的字意分解
dài
1:(形声。本义:增益)。
2:同本义。
3: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4: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5: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tiā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7:天堂 。
8:一昼夜 。
9: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10: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11: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2:气象状态。
13:丈夫 。
14:如:失其所天。
15:指先天不足。
16:古代指君王 。
17: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18:头等大事。
19:人的额部 。
20:如:天炙(朱水点额)。
21:天然的;天生的。
22:顶上的;架空的 。
23:姓。
jí
1:(形声。从足,脊声。从“足”,表示与行有关。本义:走小碎步,即后脚尖紧接着前脚跟)。
2:同本义。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戴天蹐地,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ài tiān jí dì)。abac式组合,戴天蹐地意思是:形容极端的愤怒或羞愧,感到无地自容,恨不得顶天立地。 强调因羞愧或愤怒达到极点的心理状态,提醒人们要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