愍不畏死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勇敢,不畏惧死亡,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出处
1.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四:“自非李元平、源休、张光晟辈之愍不畏死,谁则从之?”2.
出自《左传·隐公三年》:'愍不畏死,勇士也。'寓意
鼓励人们在面对危险时保持勇敢,不畏惧死亡,体现出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
列子
1.
消防员在火灾现场愍不畏死地冲进火海救人。2.
在紧急关头,医生愍不畏死地抢救病人。3.
面对危险,士兵愍不畏死地保护同伴。4.
在野外遇险时,导游愍不畏死地带领游客脱离险境。5.
在车祸发生时,路人愍不畏死地帮助受伤者。6.
是谓~。会晔家母妻,并来探视,且泣且詈,晔无愧色,亦无戚容。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十四回愍不畏死的翻译
德语
furchtlos angesichts des Todes
日语
死を恐れず
法语
sans peur face à la mort
英语
fearless in the face of death
愍不畏死的字意分解
mǐn
1:(形声。从心,敃(mǐn)声。本义:忧患;痛心的事) 同本义。
2:怜悯;哀怜。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wèi
1:(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2: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3:敬;敬服。
4:担心。
5:避开。
6:憎恶;怨恨。
7:死,古代指被兵器杀死。
8:弯曲处。
9:罪。
10:险恶的。
sǐ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愍不畏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ǐn bù wèi sǐ)。abac式组合,愍不畏死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勇敢,不畏惧死亡,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鼓励人们在面对危险时保持勇敢,不畏惧死亡,体现出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