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体面面的解释
形容做事有条理、妥善周到,处理得面面俱到。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看来这件事可以做得体体面面,把老人家送回家去。”2.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二年》:'事体体面面,宜加审慎。'寓意
强调做事要有条理、周全,体现出对细节的重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列子
1.
她把婚礼安排得体体面面,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2.
他把公司的财务报表整理得体体面面,赢得了老板的赞赏。3.
小王把家里的卫生打扫得体体面面,家人感到很满意。4.
这次活动的策划做得体体面面,受到了大家的好评。5.
他把毕业论文撰写得体体面面,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评价。6.
在那么困难的年月里,都咬着牙办得有声有响,~。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体体面面的翻译
德语
in geordneter und gründlicher Weise
日语
整然と徹底的に
法语
de manière ordonnée et complète
英语
in an orderly and thorough manner
体体面面的字意分解
tǐ
1:(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lǐ)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同本义。
3:手脚、四肢。
4:形体 ;体态。
5:牲体。
6:事物的主要部分。
7:实体。
8:规格;法式。
9:占卜时的兆象。
10:又如;体象(象征)。
11:本性,本质 。
12:准则。
13:文体 。
14:体制。
15:又如:政体;国体。
16: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
17:如:完成体;进行体。
18:文字的书写形式 。
19: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0:立体。
21:亲身经验;体察。
22: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23:划分,分解。
24:成形。
25:表现;体现。
26:效法。
27:相承;继承。
28:生长。
29:包含;容纳。
30:体验;实行。
tī
1:亲近的,贴心的。
2: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
3:私下里。
tǐ
1:(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lǐ)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同本义。
3:手脚、四肢。
4:形体 ;体态。
5:牲体。
6:事物的主要部分。
7:实体。
8:规格;法式。
9:占卜时的兆象。
10:又如;体象(象征)。
11:本性,本质 。
12:准则。
13:文体 。
14:体制。
15:又如:政体;国体。
16: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
17:如:完成体;进行体。
18:文字的书写形式 。
19: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0:立体。
21:亲身经验;体察。
22: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23:划分,分解。
24:成形。
25:表现;体现。
26:效法。
27:相承;继承。
28:生长。
29:包含;容纳。
30:体验;实行。
tī
1:亲近的,贴心的。
2: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
3:私下里。
miàn
1:(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同本义。
3:外表;表面。
4:部位;方面。
5: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6:当面。
7:朝向;面对;面向。
8:见面。
9:勉励。
10:面向。
11:背向。
12: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miàn
1:(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同本义。
3:外表;表面。
4:部位;方面。
5: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6:当面。
7:朝向;面对;面向。
8:见面。
9:勉励。
10:面向。
11:背向。
12: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体体面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ǐ tǐ miàn miàn)。aabb式组合,体体面面意思是:形容做事有条理、妥善周到,处理得面面俱到。 强调做事要有条理、周全,体现出对细节的重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