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不说 chéng shì bù shuō

abcd式
拼音chéng shì bù shuō
注音ㄔㄥˊㄕˋㄅㄨˋㄕㄨㄟˋ
繁体成事不説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成事不说的解释
指做事情不声张、不张扬,强调低调处理事情的态度和作风。
出处

1.

《论语·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复说也。’

2.

出自《论语·泰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寓意
强调谦虚低调的美德,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时不应骄傲自满。
列子

1.

他总是成事不说,默默地完成任务,从不张扬。

2.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成事不说,私下里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3.

她在公司里成事不说,总是默默地帮助同事解决问题。

4.

朋友们都知道他成事不说,喜欢低调处理事情。

5.

虽然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他依然成事不说,不喜欢炫耀。

6.

~,既往不咎。我们原是各治水酒饯行的,还说我们饯行正文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成事不说的翻译
德语
Dinge ohne Aufsehen tun
日语
事を成して言わない
法语
faire les choses discrètement
英语
do things without fanfare
成事不说的字意分解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uō
1:(形声。从言,兑(duì)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2:同本义。
3:谈说,讲说。
4:告知;告诉。
5:评议;谈论。
6:劝告;责备。
7:学说;观点;言论。
8: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9:指说书。
10: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shuì
1:说服;劝说。
tuō
1:解脱。
yuè
1:古语的读法。

成事不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éng shì bù shuō)。abcd式组合,成事不说意思是:指做事情不声张、不张扬,强调低调处理事情的态度和作风。 强调谦虚低调的美德,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时不应骄傲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