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儒达识的解释
形容学识广博,通达事理的人。通儒指学识渊博的儒者,达识指通达事理、有远见的见识。
出处
1.
《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虽然原句并非直接来源,但意境相近,体现了对学识的推崇。寓意
强调一个人在学识上的全面性和对事理的深刻理解,鼓励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
列子
1.
他在学术研讨会上表现得通儒达识,赢得了大家的赞赏。2.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的著作体现了他通儒达识的学识。3.
这位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显示出他通儒达识的水平。4.
在文学创作中,他以通儒达识的视角审视社会问题。5.
她在艺术领域的造诣,充分体现了通儒达识的才华。通儒达识的翻译
德语
belesen und einsichtig
日语
博識にして洞察力がある
法语
érudit et perspicace
英语
erudite and insightful
通儒达识的字意分解
tōng
1:(形声。从辵(chuò),甬(yǒng)声。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
2:同本义。
3:通往。
4:传递;传达。
5:沟通;接通。
6:往来友好。
7:了解;精通。
8:通报;说 。
9:疏通;开通。
10:流通,互相交换。
11:陈述 。
12:如:通款(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诚(在神前表白诚意)。
13:通奸,过非婚性生活 。
14:如:与人有通。
15:调和。
16:整个,全部。
17:博识。
18:总共 。
19:共同 。
20:透彻 。
21: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 。
22:古州名。
23:西魏设。在今四川达县。
24: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县。
25:金置。在今北京市通县。
26:乐器名。
27: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十井为通。
28:药名。马粪。
29:遍;次 。
30:用于文书电报。
31:很;十分 。
32:总是。
tòng
rú
1:(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2: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3:儒生。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门徒、学生; 孔子学说的信徒。
4:旧时对学者或读书人的称呼。
5:懦弱。
6:愚昧无知的。
7:缓慢。
dá
1:(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2:同本义。泛指畅通。
3:到达,通到。
4:通达事理;通晓,见识高远。
5:通晓事理,理解,明白。
6:荐举。
7:将意思表达出来。
8:通行的;共同的。
9: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
10:地名 。今四川省达县。
11: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
12:姓。
shí
1:(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2:同本义。
3:认识。
4:赏识。
5:感觉;识别;辨别。
6:见识;知识。
7:相知的朋友。
8:思想或意识。
9:刚才。
10:姓。
zhì
1:旗帜
2: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3:标记。
4:加上标记
5:记住。

通儒达识,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tōng rú dá shí)。abcd式组合,通儒达识意思是:形容学识广博,通达事理的人。通儒指学识渊博的儒者,达识指通达事理、有远见的见识。 强调一个人在学识上的全面性和对事理的深刻理解,鼓励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