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沙嚼蜡 tuán shā jiáo là

abcd式
拼音tuán shā jiáo là
注音ㄊㄨㄢˊㄕㄚˋㄐㄧㄠˊㄌㄚˋ
繁体摶沙嚼蠟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抟沙嚼蜡的解释
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令人感到乏味。
出处

1.

元·杨立斋《哨遍》套数:“世事抟沙嚼蜡,等闲荣辱休惊讶。”

2.

出自《南史·庾肩吾传》,原指庾肩吾的文章枯燥无味,如同抟沙嚼蜡。
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和写作中要注意趣味性和生动性,避免枯燥乏味。
列子

1.

听完他的演讲,我感觉真是抟沙嚼蜡,毫无新意。

2.

这部电影情节拖沓,简直是抟沙嚼蜡,让人昏昏欲睡。

3.

他的报告内容枯燥,简直是抟沙嚼蜡,听得人直打哈欠。

4.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太过平淡,读起来就像抟沙嚼蜡。

5.

他的课堂讲解毫无生趣,感觉像是在抟沙嚼蜡。

抟沙嚼蜡的翻译
德语
langweilig und geschmacklos
日语
退屈で味気ない
法语
insipide et ennuyeux
英语
dull and tasteless
抟沙嚼蜡的字意分解
tuán
1:(形声。从手,专声。本义:把东西捏聚成团)。
2:同本义。
3:集聚。
4:鸟类向高空盘旋飞翔。
5:圆。
shā
1:(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2:同本义。
3: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4: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
shà
1:
jiáo
1:(形声。从口,爵声。本义:以牙磨碎食物)。
2:同本义。
3:剥蚀、蛀蚀、冲蚀或冰川侵蚀。
4:干杯。
jiào
1:——“倒嚼”(dǎojiào):即牛羊等动物的反刍。
jué
1: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1:动物、矿物或植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能燃能熔,不溶于水,是一羟基醇或固醇的脂肪酸酯。
2:蜡烛的简称。
zhà
1:古代祭名。周朝年终大祭万物。

抟沙嚼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uán shā jiáo là)。abcd式组合,抟沙嚼蜡意思是: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令人感到乏味。 提醒人们在表达和写作中要注意趣味性和生动性,避免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