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丑不可外扬的解释
意思是家庭中的丑事不可以让外人知道,强调隐私的保护和家庭内部问题的处理。
出处
1.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化城鉴如何是各尚家风?’曰:‘不欲说。‘曰:‘为甚如此?’曰:‘家丑不外扬。’”2.
出自《论语·子路》中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后演变为家丑不可外扬。寓意
强调家庭内部问题的私密性和处理方式,提醒人们在处理家庭问题时要谨慎,避免影响家庭和睦。
列子
1.
虽然弟弟犯了错,但父母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所以没有告诉邻居。2.
小明知道家里的矛盾,但一直遵循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不对外人提起。3.
尽管公司内部有问题,但为了维护形象,管理层决定家丑不可外扬。4.
张阿姨虽然和丈夫吵架了,但她还是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不愿让亲戚知道。5.
虽然家里出了丑闻,但为了家庭的和睦,大家都遵循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6.
~,倘若传互外边,被人耻笑,事已至此,且再作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家丑不可外扬的翻译
德语
Wasche deine schmutzige Wäsche nicht in der Öffentlichkeit
日语
家丑を外に漏らすな
法语
Ne lave pas ton linge sale en public
英语
Don't wash your dirty linen in public
家丑不可外扬的字意分解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gū
1:
jie
1:词尾。
chǒu
1:(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可恶。
3:污秽。
4:众多。
5:类,相同。
6:厌恶;憎恶。
7:侮辱;玷污。
8:愤怒。
9:惭愧。
10:怪异之事。
11: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12:(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义: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13:地支的第二位。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17: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kě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kè

家丑不可外扬,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abcd式组合,家丑不可外扬意思是:意思是家庭中的丑事不可以让外人知道,强调隐私的保护和家庭内部问题的处理。 强调家庭内部问题的私密性和处理方式,提醒人们在处理家庭问题时要谨慎,避免影响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