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而田 fén lín ér tián

abcd式
拼音fén lín ér tián
注音ㄈㄣˊㄌㄧㄣˊㄦˊㄊㄧㄢˊ
繁体焚林而田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焚林而田的解释
指为了开垦田地而放火烧毁森林,形容一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出处

1.

《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2.

出自《孟子·告子下》:'今也,刳木而求鱼,焚林而田,凿井而求泉,得者鲜矣。'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而破坏环境,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列子

1.

为了短期利益而焚林而田,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2.

他批评某些开发商为了赚钱而焚林而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3.

焚林而田的行为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影响了动物的生存。

4.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而焚林而田,结果土地变得贫瘠。

5.

一些人为了开垦新田而焚林而田,最终得不偿失。

6.

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竭泽而渔。 ★《淮南子·本经训》

焚林而田的翻译
德语
den Wald verbrennen, um Felder zu bebauen
日语
森林を焼いて田を作る
法语
brûler la forêt pour cultiver des champs
英语
burn the forest to cultivate fields
焚林而田的字意分解
fén
1:(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2:用火烧山林宿草。
3:烧。
4: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
lín
1:(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同本义。
3: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4: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5:众多的样子。
6: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tián
1:(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2:后作“佃”。耕作。
3:打猎
4:农田。
5:一块蕴藏、出产或生产一种自然资源的土地 。
6:大鼓。
7:人体部位,俗称丹田。
8:古代统治者赏赐给亲属臣仆的封地。
9:古代管理农事的官。

焚林而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én lín ér tián)。abcd式组合,焚林而田意思是:指为了开垦田地而放火烧毁森林,形容一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提醒人们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而破坏环境,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