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介有守 qīng jiè yǒu shǒu

abac式
拼音qīng jiè yǒu shǒu
注音ㄑㄧㄥㄐㄧㄝˋㄧㄡˋㄕㄡˇ
繁体清介有守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清介有守的解释
形容人品行清白,操守严谨。
出处

1.

《新唐书·张知謇传》:“张知謇,子匪躬,幽州方城人,徙家岐。兄弟五人,知玄、知晦、知泰、知默,皆明经高第,晓吏治,清介有守,公卿争为引重。”

2.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昶性清介,有守,不与人交游。'
寓意
强调个人品行的高洁与廉洁,倡导正直的生活态度。
列子

1.

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清介有守,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2.

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他依然清介有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3.

她在复杂的环境中,依然保持清介有守,深受同事们的信任。

4.

即使面对巨大的压力,他依然清介有守,不肯妥协。

5.

这位老人一生清介有守,深受邻里敬重。

6.

容为人,~,仕至宰相,居处不改其初。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

清介有守的翻译
德语
ehrlich und unbestechlich
日语
清廉潔白
法语
intègre et incorruptible
英语
upright and incorruptible
清介有守的字意分解
qīng
1:(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同本义。与“浊”相对。
3:清洁;洁净;纯洁。
4:清明。
5:清凉。
6:清冷,凄清。
7:清平;太平。
8:寂静。
9:清雅高尚。
10:清白。
11:清静;恬静。
12:清正。
13:清廉。
14: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15:清香、清馨、清醇。
16:无余。
17:纯粹。
18: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19:滤去酒糟的甜酒。
20:粪槽,厕所。
21:清除。
22: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23:姓。
ji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身上穿着铠甲形。中间是人,两边的四点象联在一起的铠甲片。本义:铠甲。一种用来防身的武器)。
2:同本义。
3:疆界;界限
4:传宾主之言的人。古时主有傧相迎宾,宾有随从通传叫介。
5:节操;独特之行。
6:披甲。
7:介入;居中。
8:介绍。
9:介意;留存。
10:间隔,隔开。
11:佐助。
12:因;凭借;依靠。
13:独;特异。
14:副;次一等。
15:细微。
16:姓。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shǒu
1:(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2:同本义。
3:节操;操守。
4: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时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5: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6:遵守;奉行。
7:坚持,保持;保守。
8:看守,看管。
9:保卫;防守,与“攻”相对。
10:掌管。
11:收捕。
12:请求。
13:守侯;守护。
14:做郡的知州。

清介有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īng jiè yǒu shǒu)。abac式组合,清介有守意思是:形容人品行清白,操守严谨。 强调个人品行的高洁与廉洁,倡导正直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