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东补西 yí dōng bǔ xī

abcd式
拼音yí dōng bǔ xī
注音ㄧˊㄉㄨㄥㄅㄨˇㄒㄧ
繁体移東補西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移东补西的解释
原指从东边取土填补西边,比喻把一处的资源或力量挪到另一处使用,有时也指徒劳无功的做法。
出处

1.

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2.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移东补西,劳而无功。'
寓意
提醒人们在资源分配和时间管理上要有整体规划,避免因短视而导致的徒劳无功。
列子

1.

小明为了准备考试,移东补西地复习,结果哪个科目也没学好。

2.

公司为了节省成本,移东补西地调整预算,结果各部门都受到了影响。

3.

她为了赶两个截止日期,移东补西地安排时间,结果两个项目都延误了。

4.

为了修补破损的家具,移东补西地找材料,结果家具还是没修好。

5.

为了完成两个项目,移东补西地分配人力,结果两个项目都没按时完成。

6.

衣之破者,~,必整必洁。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移东补西的翻译
德语
von Peter nehmen, um Paul zu bezahlen
日语
東から西へ移す
法语
dérober à Pierre pour payer Paul
英语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
移东补西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2:同本义。泛指移植。
3:假借为“迻”。移动。
4:转移。
5:变动;改变。
dōng
1:(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同本义。
3:向东,东去。
1:(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同本义。
3: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4:补充。
5:弥补。
6:济助。
7:补养;滋补。
8: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1:(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同本义。
3:往西走;向西去。
4: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5:古称西边的邻国。
6: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移东补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í dōng bǔ xī)。abcd式组合,移东补西意思是:原指从东边取土填补西边,比喻把一处的资源或力量挪到另一处使用,有时也指徒劳无功的做法。 提醒人们在资源分配和时间管理上要有整体规划,避免因短视而导致的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