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不成,学剑不成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在学习书法和剑术上都没有取得成功,表达一种在多个领域都未能有所成就的遗憾。
出处
1.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2.
出自《晋书·王羲之传》,其中提到王羲之学习书法和剑术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寓意
提醒人们在追求某项技能时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要轻易放弃。
列子
1.
他尝试过学书不成,学剑不成,最终决定转行从事其他职业。2.
小明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只能另找出路。3.
张三学书不成,学剑不成,觉得自己在艺术和武术上都没有天分。4.
李四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决定去学烹饪。5.
王五学书不成,学剑不成,最后选择了经商。学书不成,学剑不成的翻译
德语
Scheitern beim Erlernen von Kalligraphie und Fechtkunst
日语
書道も剣術も学べず
法语
échouer à apprendre la calligraphie et l'escrime
英语
failing to learn calligraphy and swordsmanship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的字意分解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ué shū bù chéng, xué jiàn bù chéng)。abac式组合,学书不成,学剑不成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在学习书法和剑术上都没有取得成功,表达一种在多个领域都未能有所成就的遗憾。 提醒人们在追求某项技能时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要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