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鼓谤木的解释
谏鼓谤木是古代君主设置的两种制度,用来收集臣民对朝政的意见和批评。谏鼓是用来让臣民敲打以表达谏言的鼓,谤木是用来让臣民书写批评意见的木板。
出处
1.
《淮南子·主术训》:“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2.
《汉书·贾谊传》:'设谤木于宫门之外,县鼓宫门之内,凡有冤抑者,得击鼓以自言。'寓意
强调统治者应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以利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
列子
1.
公司设置了意见箱,鼓励员工像谏鼓谤木一样畅所欲言。2.
社区居民会议上,大家可以像谏鼓谤木一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批评。3.
学校的校长信箱就像谏鼓谤木,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意见。4.
家庭聚会时,家人之间可以像谏鼓谤木一样坦诚交流。5.
在团队协作中,成员们应该像谏鼓谤木一样互相指出问题,共同进步。6.
臣闻尧舜之世,~,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四十二回谏鼓谤木的翻译
德语
Trommeln der Mahnung und Holz der Verleumdung
日语
諫鼓謗木
法语
tambours de remontrance et bois de diffamation
英语
drums of admonition and wood of slander
谏鼓谤木的字意分解
jiàn
1:(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2:同本义。
3:匡正;挽回。
4:离间。
5:谏官。
6:间谍。
7:姓。
gǔ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2:同本义。
3:鼓面。
4:指鼓声。
5:钟磬被敲击之处。
6: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7: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
8:击鼓进攻。
9:泛指敲击, 弹奏。
10:挥动。
11:拍打;振动。
bàng
1:(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2:同本义。
3:诽谤。
4:诅咒。
m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同本义。
3:木料,木材。
4:树叶。
5:棺材。
6:某些木制的器物。
7:麻木;失去知觉。
8:朴拙。

谏鼓谤木,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iàn gǔ bàng mù)。abac式组合,谏鼓谤木意思是:谏鼓谤木是古代君主设置的两种制度,用来收集臣民对朝政的意见和批评。谏鼓是用来让臣民敲打以表达谏言的鼓,谤木是用来让臣民书写批评意见的木板。 强调统治者应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以利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