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自耻 làn yú zì chǐ

abcd式
拼音làn yú zì chǐ
注音ㄌㄢˋㄩˊㄗˋㄔˇ
繁体濫竽自恥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滥竽自耻的解释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自知惭愧,不敢冒充。出自南郭先生的故事,强调自知之明和诚实的态度。
出处

1.

南朝·梁·萧纲《与湘东王书》:“使夫怀鼠知惭,滥竽自耻。”

2.

出自《庄子·南郭子綦游于冥》中的南郭先生的故事。原意是指南郭先生混在吹竽的队伍中,但自己知道没有真本事。
寓意
强调诚实和自知之明,鼓励人们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应冒充。
列子

1.

小李虽然对绘画不精通,但在朋友的画展上,他滥竽自耻,没有冒充行家。

2.

面对复杂的数学题,小王自知能力有限,滥竽自耻,没有勉强解答。

3.

在专业讨论会上,小张滥竽自耻,没有发表不了解的意见。

4.

虽然对乐器一窍不通,但小陈在音乐会上滥竽自耻,没有假装会演奏。

5.

在技术交流会上,小刘滥竽自耻,没有冒充自己懂得新技术。

滥竽自耻的翻译
德语
seine Grenzen kennen
日语
自分の限界を知る
法语
connaître ses limites
英语
know one's own limitations
滥竽自耻的字意分解
làn
1:(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2:同本义。
3:大水漫出,泛滥。
4:浸渍,泡在水里。
5:贪欲;卑污。
6:收聚。
7:过度;超过限度;漫无准则。
8:虚妄不实。
9:用同“烂”。
10:任意地;肆意地。
11:假借为“鉴”。浴盆。
1:(形声。从竹,于声。从竹的字有时与乐器有关。本义: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略大) 同本义 。战国时盛行于民间。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chǐ
1:(形声。从心,耳声。本义:耻辱,可耻的事情)。
2:同本义(因声誉受损害而至的内心羞愧)。
3:羞愧。
4:羞辱;侮辱。

滥竽自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àn yú zì chǐ)。abcd式组合,滥竽自耻意思是: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自知惭愧,不敢冒充。出自南郭先生的故事,强调自知之明和诚实的态度。 强调诚实和自知之明,鼓励人们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应冒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