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缨冠的解释
形容古代男子披散头发,戴着有缨的帽子,常用来描绘一种潇洒不羁的形象。
出处
1.
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项羽的形象:'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项王为项羽,披发缨冠,立有大功。'寓意
表达一种不受拘束、自由洒脱的精神状态,象征英雄豪杰的气质。
列子
1.
他披发缨冠,骑马奔驰在草原上,显得格外潇洒。2.
在古代戏剧中,英雄人物常常披发缨冠,显得英武不凡。3.
他参加化装舞会时,选择了披发缨冠的造型,引来不少赞叹。4.
小说中的主人公披发缨冠,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5.
在历史影视剧中,武将们披发缨冠,展现出他们的英勇气概。6.
淮扬之民,方苦昏垫,~而救之,犹恐不及,岂能豫忧运道之难处耶! ★明·张居正《答河道吴公桂芳书》披发缨冠的翻译
德语
gelöstes Haar und eine Troddelmütze
日语
髪を解き放ち、房飾りのついた冠をかぶる
法语
cheveux dénoués et chapeau à glands
英语
with hair unbound and a tasseled hat
披发缨冠的字意分解
pī
1:(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2:分开;裂开。
3:打开;开发。
4:拨开。
5:覆盖或搭衣于肩。
6:翻开;翻阅。
7:披靡。
fā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7:发布;宣告。
8:抒发;发泄。
9:派遣。
10:挖掘。
11:花开放。
12: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13:显现;显露。
14:揭露;暴露。
15:点燃;燃烧起来 褺。
16:除去;错乱。
17:效法,遵守。
fà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fèi
1:崩坏;停止。
yīng
1:(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2:同本义。
3: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
4:缠绕、系牵
guān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guàn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披发缨冠,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pī fā yīng guān)。abac式组合,披发缨冠意思是:形容古代男子披散头发,戴着有缨的帽子,常用来描绘一种潇洒不羁的形象。 表达一种不受拘束、自由洒脱的精神状态,象征英雄豪杰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