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如狂的解释
形容非常慌张、急迫、或者发狂的状态,通常用来描述人处于极度紧张或失去理智的情况。
出处
1.
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2.
出自《庄子·达生》,原文是'忽忽如狂',用来形容一种急迫、慌张的状态。寓意
提醒人们在紧急或紧张情况下保持冷静,不要失去理智。
列子
1.
听到鬼故事后,小明忽忽如狂地跑回了家。2.
比赛结束前一分钟,球迷们忽忽如狂地为自己的队伍加油。3.
在火灾现场,人们忽忽如狂地寻找出口。4.
看到蛇,小女孩忽忽如狂地尖叫起来。5.
听到突如其来的雷声,小狗忽忽如狂地躲到了床下。忽忽如狂的翻译
德语
in einem Rausch
日语
狂ったように
法语
dans une frénésie
英语
in a frenzy
忽忽如狂的字意分解
hū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3:忽然;突然。
4:急速。
5:渺茫;辽远;恍忽。
6: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7:姓。
hū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3:忽然;突然。
4:急速。
5:渺茫;辽远;恍忽。
6: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7:姓。
rú
1:(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同本义。
3:好像, 如同。
4:比得上,及。
5:去,往。
6:遭遇,际遇。
7:相敌;抵挡。
8:应当。
9:按照。
10:假如,如果。
11:与,和。
12:或——表示选择关系。
13:而——表示连接。
14: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15: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16:相当于“乎”。
kuáng
1:(形声。本义:狗发疯)。
2: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3: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4:狂妄。
5:狂放,任性放荡。
6:凶猛。
7:汹涌。
8:欺骗。
9:(wǎng)。去。

忽忽如狂,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ū hū rú kuáng)。abab式组合,忽忽如狂意思是:形容非常慌张、急迫、或者发狂的状态,通常用来描述人处于极度紧张或失去理智的情况。 提醒人们在紧急或紧张情况下保持冷静,不要失去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