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无色 wú shēng wú sè

abac式
拼音wú shēng wú sè
注音ㄇㄛˊㄇㄛˊㄕㄥㄇㄛˊㄇㄛˊㄙㄜˋ
繁体無無聲無無色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无声无色的解释
形容一种非常安静和无形的状态,常用来描述某种现象或状态不易被察觉。
出处

1.

《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

2.

出自《红楼梦》第七回:“无声无色,真是无声无色。”
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那些不易察觉但可能很重要的细节或变化。
列子

1.

他悄悄地离开了房间,无声无色地消失在夜色中。

2.

这款新型隐形飞机在夜空中飞行时,无声无色,难以被发现。

3.

她把所有的情绪都藏在心里,无声无色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4.

这个小镇的变化无声无色,慢慢地融入了现代化的进程。

5.

他们之间的沟通无声无色,却能彼此心领神会。

6.

一部~的作品是不会招人喜欢的

无声无色的翻译
德语
still und unsichtbar
日语
無声無色
法语
silencieux et invisible
英语
silent and invisible
无声无色的字意分解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7: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8: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9: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10:风景;景观。
11:天色。
12:生气;变脸。
13:惊惧。
shǎi

无声无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shēng wú sè)。abac式组合,无声无色意思是:形容一种非常安静和无形的状态,常用来描述某种现象或状态不易被察觉。 提醒人们注意那些不易察觉但可能很重要的细节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