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峡的解释
形容力量巨大或声势浩大,能够移山倒峡,具有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威力。
出处
1.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4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2.
出自《汉书·贾谊传》:'排山倒海,尽力而为。'后演变为'排山倒峡'。寓意
强调力量和威势的强大,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力量。
列子
1.
运动员在举重比赛中,排山倒峡般地举起了巨大的杠铃。2.
狂风暴雨来袭,排山倒峡般地摧毁了沿海的许多建筑。3.
他用排山倒峡的气势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4.
观众被演员排山倒峡的表演所震撼,掌声雷动。5.
工程队用排山倒峡的力度清理了山体滑坡的障碍物。排山倒峡的翻译
德语
überwältigende Kraft
日语
圧倒的な力
法语
force écrasante
英语
overwhelming force
排山倒峡的字意分解
pái
1:(形声。从手,非声。本义:推挤,推开)。
2:同本义。
3:排斥;排挤。
4:疏通;排解。
5:安排;准备。
6:排列;编次。
7:斥责,数落。
8:古代的演员。也作“俳”。
9:依次,一个接一个。
pǎi
1: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dǎo
1:(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同本义。
3:失败,败落。
4:坍塌;垮台。
5: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dào
1:上下、前后颠倒。
2:向相反方向移动。
3: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4: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xiá
1:(形声。从山,夹声。本义:两山夹水处)。
2:同本义。
3:形容词。狭窄。

排山倒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ái shān dǎo xiá)。abac式组合,排山倒峡意思是:形容力量巨大或声势浩大,能够移山倒峡,具有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威力。 强调力量和威势的强大,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力量。